吊索具性能是影響集裝箱碼頭裝卸作業效率的重要因素
瀏覽數量: 51 作者: 本站編輯 發布時間: 2020-03-02 來源: 本站
["wechat","weibo","qzone","douban","email"]
隨著物流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加之以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間商品的流通越來越頻繁,各大港口的吞吐量均在不斷創新高,對于集裝箱吊索具的需求量大增。據統計,2018 年沿海港口吞吐量已達到 94.4 億噸, 同比增長 4.2%,預計 2019 年也將呈現增長的趨勢。港口作為海運和路運的中轉站,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港口建設也成為各沿海國家的重點工程項目之一。
集裝箱作為貨物運輸的重要載體,已成了國際通用的運輸方式,港口的作業方式也在向高度自動化發展。包括廈門港、青島港和上海港在內的眾多國內港口都在致力于“無人碼頭”的建設,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自動化碼頭建設是實現港口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和提升港口形象的重要途徑。 2017 年 12 月 10 日投入運營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是全球規模大,自動化程度高的集裝箱碼頭,成為業界標桿。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裝卸工藝系統主要由碼頭裝卸、堆場裝卸和水平運輸 3 個作業環節組成。其中,關于水平運輸自動化,目前許多港口已經能利用 AGV 技術以及無人駕駛技術實現。但是對于碼頭裝卸環節,目前仍無法實現完全的自動化,主要原因在于岸橋與集裝箱的對位環節控制難度很大。
集裝箱的裝卸速度是評估集裝箱碼頭裝卸作業效率的重要因素。在作業設備有限的情況下只有提高作業效率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港口吞吐量要求。當下雖然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岸橋作業的大部分環節可以由設備自動完成, 但是對位環節仍需要作業人員手動控制。一方面,由于海上作業受海風影響大,且岸橋底部吊索具與岸橋主體采用柔性的鋼絲繩連接,當海風較大時,容易產生晃動,不利于對準。另一方面,由于吊索具與集裝箱的連接處尺寸較小,導致容錯率不高,同樣不利于對集裝箱的抓取。因此即使是對于經驗豐富的岸橋司機,往往也需要幾次嘗試才能成功“捕獲”到集裝箱,雖然當下許多港口開發了岸橋吊裝的遠程操作方式,但是實用性不高,重點是仍未擺脫人類的干涉,仍未實現完全自動化。